马克:以前在中国教我汉语的中国老师/朋友, 三年之前来到新加坡工作了。 她写给我们她在新加坡过日子的介绍。 她在新加坡的中学校教新加坡的孩子。很感谢她愿意跟我们分享。 下面是她写的: (二)工作 经过新加坡教育部的选拔,我成为了这里中学的一名华文老师。而也就是由于这个工作,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从来没有想过教华语会这样辛苦!:( 在北京时我是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先后教过初二,高一和高二,这三个年级,并且担任过两年的班主任。每周最多十二节课(同一个年级),大部分时间花在备课,或是作文修改上面。当然,也会有令我头痛的学生,他们会时常给我一些这样或是那样的麻烦,不过还好,总体上来讲,我还是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在假期里面,我也曾经多次到大学担任过外教老师(留学生汉语短期培训班),在那里,我与我的外国学生们相处得都很愉快。(而这个博客的作者就是我的学生之一,他的汉语很好对吗?我很骄傲可以有这样一个洋学生!) 似乎废话太多了,马上转回正题! …… 由于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虽然从未到过新加坡教书,但是,对此我并未有太多的顾虑,可是——谁知——我的天! 新加坡的学校大致分为三类;邻里学校(针对大多数新加坡学生,属于政府学校,成绩一般);私立学校(针对贵族,政府不做统一要求,他们有自己的系统,成绩优秀);“一半一半”(嘻嘻,这是我的叫法,意思就是趋于邻里和私立之间,其中有一部分属于教会学校)。而我则在一所普通的邻里学校任职,在这里,我们的华语课是这样的……(一般情况,有的会好些;有的则会差很多……,) 1 学生们大多不喜欢华语(甚至是“恨”华语) 2 华语课堂上一部分学生在讲话;一部分学生在走动;还有几个学生在听课 3 一件事情如果想让全班知道,至少重复10次以上(也许就在你刚刚讲过之后,就会有学生开口问你:“老师,你说什么?”) 4 收集作业也许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好的暂且不说,糟糕的也许要收上一个月(也许都收不到:) 5 学生们写华语字就好像画图画,同样一个字可能会出现三四种写法 …… 当然!孩子吗!也有很可爱的地方, 1 你刚刚大声地骂过他,也许刚下课,他就会跑过来跟你开玩笑 2 他们也许没有听课,但是却十分关注“你”,常常会在你认真讲课的时候发问:例如:“老师,你的头发好美!”“老师,你有男朋友吗?”“老师,你和男朋友吵架了? 不要他吧”“老师,你这件衣服上个礼拜穿过了!”——我通常都会回答!(因为,我珍惜他们每一次说华语的机会——为什么?很简单!在华语课堂,他们大多也用英文交流,这有点像国内的英文课:) 3 课堂很轻松。即使是面临考试的压力,他们也都可以“从容“面对——因为他们不在乎。也许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吧……有时,在课堂上刚刚还被气得跳脚的我,转瞬间就会被他们天真烂漫的言语或是动作弄得哭笑不得! 好了,这就是我那些可恨又可爱的学生,下次再聊聊我那“繁杂”的工作内容。待续…… 9/27/08: 在新加坡教中文的丽娜, 现在有自己的博客, 可以在这里看看了
Posts Categorized: 朋友
中国朋友告诉我们她在新加坡生活怎么样 (一) 生活
马克:以前在中国教我汉语的中国老师/朋友, 三年之前来到新加坡工作了。 她写给我们她在新加坡过日子的介绍。 她在新加坡的中学校教新加坡的孩子。很感谢她愿意跟我们分享。 下面是她写的: 似乎已经好久没有提笔写东西了,一时间不知该从何说起….. 申请,等待,准备行囊……似乎还是昨天的事情,而转瞬间,我只身一人来到新加坡已经近三年了。在这里,我感受了成就,满足以及生活的艰辛,人情的冷暖。 对一个中国人来讲,新加坡是一个特别的国度,因为这里的祖先来自于中国;这里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这里有着我们熟悉的黄色面孔……一切的一切会让人感觉到亲切,舒适。 于是,带着几许期待,我踏入了这片美丽的土地,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从新奇,内心的搅扰,到理解,包容,以至内心的平静,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一次的“异国经历”。 (一)生活: 这里的国民都很勤劳。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是艰辛奋斗的一代吧。他们为自己的后辈留下了这个优良的传统。就算是现在,你也会经常在食阁或是餐馆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伯伯,老奶奶在收拾碗碟,而问其原因,他们会很平静的告诉你:只是为了不要做三等公民:等吃,等喝,等死:)这里的居民很“小气”。算起来,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到公司上班,大概的薪水会是2000元新币左右,而平日的花销也不会很大(看电影7-9元;吃饭5-6元;到超市买一车的日常用品也不过70-80元)。可是当你问他一双耐克鞋要多少钱时,他会说:“很贵耶!要100多元!”;当你问要不要做出租车到达某一个地方时,他会说:“不要!很贵~!要十多块钱呢!”——搞不懂,该表扬他们的勤俭,收敛自己的“浪费”?在这里生活很平静。新加坡的社会真的很安全。在这里,你不必担心午夜回家的安全;也不必忧虑书包打开,钱包手机外露会遭人偷窃。有人说:“新加坡人守法是被罚出来的。”——我倒是觉得,即使是这样也不错,至少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不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犯罪,不可绝对化哦:)哦,对了还有一点:这里的居民不喜欢在家煮饭,平日里他们大多是去外面打包回家。原因也许有三个:第一,工作太忙了;第二,这里的住户家里不可以按排油烟机; 第三则是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这里的虫蚁太多,一旦处理不要油烟,那么家里就要遭殃了:) 好了,今天先说到这里吧,希望可以给一些朋友一点有用的信息。 待续 9/27/08: 在新加坡教中文的丽娜, 现在有自己的博客, 可以在这里看看了
一个中国朋友的西行漫记
马克:我的中国朋友写给我们她在美国过日子的介绍。 她在美国康涅狄格洲2007年开始上大学学习了。很感谢她愿意跟我们分享。 下面是她写的: 到美国来已经一年多了,受马克君之托,拙笔写写来美以来的点滴感受。 去过的地方也不少,刚来时候的那种新鲜感混合着不安的心情,也已经渐渐平静。其实中国和美国并没有那么大的不同,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刚来时,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语言,忽然置身于一个满是英文的世界,和英语课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带一点口音或者俚语,就出现完全听不懂的情况,自己讲的人家也听不懂,中国文化又讲究要“藏拙”,于是中国学生常常就不好意思开口和别人对话。其实有些事情是不可逃避的,就算英语讲得很烂,头疼的也是别人,不太恶心到自己。 假如语言已经不成问题,在美的生活还是比较享受的,人口密度不大,街道也比较干净,西部氛围更加开放包容,大概跟移民较多有关,而东部总体来说经济更发达,文化底蕴更深厚些,有无数的博物馆,在纽约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城市森林的感觉,这大概是最像中国的一个城市,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熙熙攘攘。购物是很方便的,国内刚刚起步的网上购物在美国这边已经很成熟了,大大小小的节日都有deal (降价促销)。交通也很方便,有时候会发现飞机票比火车票便宜。饮食方面自然是不能和国内相比了,蔬菜的种类比较少,花样也不那么丰富,但如果不是很挑剔的话,食品还是比较物美价廉的。记得第一次做饭的时候,警报响了,让我大为紧张,这点大概很多人都有经历过吧,因为在美国是没有炒、炝之类的做法,于是警报就更为敏感,不过这样也更安全些吧。最让我惊叹的是美国有些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快,内部隔开的全是硬纸板,我以前住过的一个公寓就是这样,要烧起来几分钟就什么都不剩了吧,有一个灵敏的火警还是很必要的。但对于像城铁这样的设施,美国人还是很一丝不苟的,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条城铁的支线,我去的时候就在修,一年后我离开的时候,还半开放的摆在那里,也不知道琢磨什么呢,最近听说终于开始使用了。 美国的孩子不像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接受正统的教育,在美国孩子的选择还是比较自由的,这样好也不好,比如美国规定21岁以下不能饮酒买酒,但是21岁以下的小朋友们几乎人手一个fake id,比中国的假证还要普及得多。有时候听说中国的家长把子女送到美国来读书,真是有点暗暗担心,美国有很多聪明的人,美国在各个学术领域也都是很强的,可是初级教育还是中国教出来的扎实些,何况小孩子的是非观念不是那么明确,身边的人良莠不齐,要是一不小心交到一个不好的朋友,染上一些坏习惯,实在得不偿失。 当你只是远远的看,很难判断你看到的是一幅画或者是真实存在的风景,只有真正登上这片大陆,才能用自己的眼睛判断,当初听到的那些传说,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有时候我想,中国和美国是不是两个很互补的国家呢?相互了解之后就会互相喜欢。虽然文化差异始终是一件深不见底不可触摸的东西,但对我而言,这始终是一片充满了梦想和机遇的土地。
新朋友
大家, 你好! 我叫Snowball。 我是马克的新朋友。 我是六个月岁。 我昨天晚上搬到马克的家。 我已经吃了很多饭,放了很多便。 我特别喜欢在马克的电脑上和在桌子下玩。 因为我的毛很白色,马克叫我Snowball(雪球)。 我的中文已经很好, 比得上马克的。我昨天晚上一直玩, 让马克睡不觉。马克今天早上很晚很晚起床了。 我一会再去宠物店受到打针。 我会不太开心, 可是没办法, 这是为了我的健康。我看到马克的时候, 甜了他很多。 他认为我喜欢他, 所以买我了。 希望将来我们会交很好的伙伴。 看一看雪球的网站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