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 filed under 中国.

鲁迅-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马克: 时尚, 你觉得在中国最近有什么样的时尚

中国朋友: 中国总是在追赶欧美和日韩的时尚,我认为其实一个有如此内涵和文化的国度,应该有它自己时尚产物,当然从另个意义上来说,时尚又是全球的文化产物,而不应该有国界

马克: 我想看中国将来有什么样的时尚。要看发达中国的将来怎么样。发达中国的时尚一定很有意思。

中国朋友: 呵呵,会有那么一天,但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总是在阻挠发展,当然这在全球也是有普遍意义的。哦~~~~MARK,你知道什么叫劣根性么?

马克: 实际上我用在线词典正在查一查

马克: 劣根性是deep-rooted bad habits

马克: 我想知道你认为中国人有什么样的劣根性。

中国朋友: 你能明白么?

马克: 有点,可是如果你给我举例子一些, 我就更好明白

中国朋友: 这个词出自于一个中国近代有名的作家—–鲁迅,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马克: 真的? 是鲁迅写的? 我知道他. 我读过他的故事(英语班的)

中国朋友: 是的,你读过他? 你觉得怎么样?

马克: 我特喜欢Ah Q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义。

中国朋友: Ah Q,是的,他可以说是中国劣根性的典型人物,是个悲剧人物,不光是因为他的结局,而是他本身就具有悲剧性

马克: 可是, 具体说…中国人有什么劣根性? 腐败?

马克: 不仅中国人, 全部的国家都有这些问题…

马克: 我想知道中国有什么不同的

马克: 还是更厉害的…

中国朋友: 有很多,很难很具体的一一列举,你说的腐败是由于这种劣根性而造成的

中国朋友: 是的,所以我刚才说其实不光是中国人,劣根性的有些方面是体现在全人类身上的

中国朋友: 对于外国人来说,理解这个词是不容易的,因为它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你不能就词面而解释词面

中国朋友: 关于劣根性,你想知道更具体一些,那么AQ的故事里,你还记得有个情节吗? 阿Q被人打了,(具体是什么事,我忘记了),后来他在路上调戏一个小尼姑….

马克: 我记得

中国朋友: 阿Q实际在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受压迫的,他总是被有钱有势的人欺凌,他在当时的社会是个弱者,是遭人同情的.但一方面,作为弱者的他又去欺辱比他社会地位更卑微,更不具备反抗力的弱者(小尼姑),这就是劣根性的之一.

中国朋友: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你能否明白一点?

马克: 你的解释很好

中国朋友: 你理解的也很快

马克: 就是, 继续骗比自己弱的人… 对吗?

中国朋友: 实际上AQ是没有同情心的,喜欢欺凌弱者,而不是去帮助他们.但可悲的是他自己其实也是个被别人欺凌的对象,他不敢去反抗欺凌他的人,反而去找比自己更弱小的对象实施他的愤怒,他没有能力去维护自己,他宁愿选择去伤害别人来换取心理上的平衡,而且始终对这种事情乐此不疲

马克: 你对这个书的理解度很高. 你的解释比我的美国老师的

中国朋友: 自私和自我欺骗也在他身上得到体现,他被地主打,但一方面他又希望自己能当上地主奴役别的和他一样穷的人,别人打了他,他总是能编个理由为自己求得平衡,实际上,我认为他是个空想家,对于逆境永远是欺骗自己,不采取实际行动改变,而又时时幻想改变之后的事情

马克: 骗自己最不好的…

中国朋友: 当然最后,他死的时候,人家要他在文书上画押,他不会写字,只能画圆,又希望能把圆画的非常的圆,不要画歪了,他总是做着无意义,而他自己又觉得神圣无比的事情

中国朋友: 这些都是劣根性的体现

马克: 非常有意思

中国朋友: 北京有鲁迅先生的故居,也许你会有兴趣去看看

马克: 我一定要去那个鲁迅的故居, 一定有意思

Posted by & filed under 力马克, 零七八碎.

ObesityInAmerica.org, 127百万美国人是过重, 60百万美国人是肥胖(BMI > 30), 9百万是非常肥胖(BMI > 40). 美国的人口只是300百万人而已. 看这些数字, 好像美国人的半分是胖子. Body Mass Index (BMI, 体质指数,指一种身高与体重比例的测量工具)

我想了解为什么美国胖子那么多?

据那个网站来说, 根本美国人成为energy(精力?)吃的量, 比用的量多很多. 网站没有说具体, 但是在我看来,美国人吃的东西越来越不好. 快餐, 微波炉餐, 小吃, 很方便没有营养的东西. 美国人太少吃蔬菜, 太多吃肉. 而且美国人太多开车才动, 看电视, 在电脑前面工作, 没有有活力的生活了.

我看中国越来越有一样的方向. 我在中国看到了KFC, 麦当劳, 必胜客等等的饭馆前很多人排队. 不知道为什么外国餐厅那么流行. 是不是因为有外国的气氛, 或者是因为很好吃的.

我没有看过中国的胖子统计, 但是我猜测中国小孩子的胖子百分数是和美国的越来越像. 因为中国小孩子越来越和西方人一样吃很多不好的东西了. 而且一胎化政策之下, 父母能不能拒绝小孩子要吃的东西?

反正美国一定有社会问题. 胖子那么多一定代表一些更深的问题, 胖子很多是一种症状.

我忘不了我在中国去一个饭店,在饭店工作的一个小女孩,她有点胖的. 别的服务员都叫她”小胖”. 她们会说”小胖做这个, 小胖拿这个, 小胖!有客人!”. 如果一个人叫我小胖我就会打他. 但是在中国也许还是还可以的. 我觉得在美国用英语叫一个女孩”小胖”这样的话, 不可思议的. 认为她会生气得很厉害. 在中国唐朝有点胖是一种魅力. 我听说一个美女叫杨玉环也是有点胖的. 好像理由是因为那时代胖人比较少,胖一点的就是一种宝贝.

但是现在好像都以瘦为美 (骨感美). 是不是表示胖子越来越多了? 很多人也说中国女孩不喜欢做运动,怕有肌肉. 这是我很难以了解的.

反正我在这里不说了, 没有结果.

Posted by & filed under 力马克, 零七八碎.

我今天读新闻报道,报道说在加拿大航空公司不可以让需要两坐位的胖人付两个飞机票的价格。

就是到现在为止,如果一个人太胖不能在只一个座位坐的话, 那个人必须买两人的飞机票。 但是加拿大的最高法院判处对一个人只可以有一个价格, 他胖不胖没有关系的。

航空公司都觉得不公平。 因为他们必须供应两个坐位,这样就会赚的钱比较少,汽油费用也比较高。

我觉得我们不要对胖人有歧视, 但是这次我同情航空公司。 因为不是他们的问题人太胖不能用一个坐位。如果我买飞机票的时候说我很胖,就可以得到两坐位? 谁会说你太胖,你不够胖?对航空公司很难过的。

新闻资源:Obese have right to two airline seats

Posted by & filed under 外国人, 中国.

中国朋友问: 外国朋友想在中国了解什么?

马克: 每个外国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觉得不少的外国人想了解中国的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国家.我们都看到中国变化很大也很快. 可是有什么样的变化,而且到底中国有什么目的? 赚钱而已? 成为Superpower(超级大国),世界和平? 只是提高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已? 到底对世界会有什么影响? 没有透明,不清楚.

美国有名的喜剧演员(Stephen Colbert)也叫中国和美国的关系”Frenemy” 就是friend和enemy的合成词,亦敌亦友的人或关系. 他说:比方说说中国反对我们美国一些社会原理, 民主主义等等(enemy 敌). 但是我们天天买中国做的袜子12个只是1.99美元左右,很便宜(friend 友)! 还有中国和美国为了得到资源和能源竞争很厉害(enemy), 但是我们美国政府要去伊拉克打仗,中国借给美国很多钱(friend 友). 这样美国人(也许中国人也是)对我们国家的关系有点困惑的,混乱的. 他也开玩笑说: 中国可以当美国的阴,美国是中国的阳. 互相需要.

中国怎么想?我最近买一本书叫”What Does China Think” 话题就是中国有什么想法. 具体说, 中国人对将来有什么看法. 我刚刚开始读这本书, 希望会帮助我更好了解中国政策和目的是什么. 我觉得很多美国人也想知道,中国是我们的朋友吗?

我认为中国人也想知道美国是不是中国的朋友. 好像在不少的方面中国也对美国表示怀疑. 这样的互相怀疑的情况下应该是更难以互相了解.

其实这些很大的问题以外还有很多我们要了解的小文化不同. 比方说,为什么在中国公共厕所没有卫生纸? 或者为什么中国女孩不喜欢做运动,有肌肉? 还有每个中国人都会工夫吗? 我将来一定要写一下这些要了解的小问题…

Posted by & filed under 力马克, 零七八碎.

北京妞马克: 可以问你一个问题?

中国朋友: 什么啊

马克: “去美国结婚的中国小姑娘” 这个说法不好吗?就是小姑娘,这个说法在中国不行吗?应该说”小姐”? 

中国朋友: 不是阿

马克: 没有问题?

中国朋友: 小姑娘 很好

中国朋友: 恩, 没问题

马克: ok! 谢谢

中国朋友:小姐 看在什么地方说

马克: 在我的网页上,我写一个帖子。

中国朋友: 我觉得你说姑娘或者女孩更好

马克: 叫 去美国结婚的中国小姑娘

中国朋友: 女孩把

中国朋友: 女孩更好

马克: 是吗? 女孩子 比 小姑娘 好?

中国朋友: 恩

马克: 那我改写, 谢谢!

中国朋友: 不客气, 小姑娘感觉年龄很小,女孩的年龄范围比较广

马克: 我很难以了解 女孩, 女人,小姐,姑娘的区别

中国朋友: 女孩能多数指年轻些的女孩,尤其是未婚的。女人就感觉年龄比较大了,适合已婚的。

中国朋友: 姑娘呢,也是指未婚的,但是比较口语。小姐有2个意思,一个是对未婚女孩的称呼,在有些地方,妓女也较小姐,容易误会。

马克:姑娘 是没结婚的?

马克: 明白了

中国朋友: 对,但是还是女孩最好

马克: 那我应该写女孩。

中国朋友: 女孩 speaking or writing都合适

中国朋友: 姑娘 有点像长辈对小辈的说法

马克: 对,也许这次, 不合适的, 好像太年轻的

中国朋友: 恩

马克: 我问你, 人人会叫你 姑娘吗? 或者女人?或者女孩?

马克: 对像你的人, 什么叫法是合适的?

中国朋友: 其实都可以了,叫女人的很少,感觉不礼貌

中国朋友: 叫女孩 姑娘 小姐 都可以

马克: 小姐, 这个说法, 好像不好的, 你觉得呢?

中国朋友: 在正式的场合时可以的

马克: 小姐 就是 对服务员 用的吗

中国朋友: 不是。因为觉得直接叫 服务员 不礼貌,所以大家才会叫 小姐。其实未婚的,看起 年轻的都可以叫做 小姐。

马克: 年轻的女孩, 可以叫她 小姐, 不是不行的?

中国朋友: 没问题

马克: ok, 我觉得明白了

马克: 好像区别不是非常大

中国朋友: 对,不是非常大

马克: 我只怕说错, 不礼貌

中国朋友: 还是女孩相对 说 最礼貌 也适合 writing

马克: 不要她们生气地打我

中国朋友: 哈哈。北京人习惯把女孩叫做 小妞

马克: 小妞?不是像牛, 这个发音?

中国朋友: 对,一声。北京人都这么叫。

马克: 如果一个人叫你小妞, 你不会生气?

中国朋友: 女孩之间都这么叫。不会。

马克: 真的吗? 

中国朋友: 恩

马克: 我还怕用

中国朋友: 不过只能这么叫北京人

马克: 我不能随便用的

中国朋友: 哈哈,男孩这么说可能有点轻浮

马克: 在美国, 用不对的说法, 她们会生气得很厉害

中国朋友: 是吗

马克: 是,我一直只说 Ms. 最安全的

中国朋友: 不会,这个在北京没问题 比如你说北京女孩的时候可以说 北京妞

马克: 要注意音调, 我怕我会说错,说北京牛

中国朋友: 哈哈,那算了,还是别说了

马克: 谢谢你告诉我,真很有意思, 很大学习

马克: 那不打扰你了,以后再聊!

中国朋友: 不客气